遊戲測試不等於試玩

你參加過線上遊戲的「測試」嗎?不管有沒有,你了解線上遊戲測試的目的嗎?小弟我最近發現,有某些玩家似乎不是很了解線上遊戲開放測試的目的。

事實上,不管是封閉測試還是公開測試,都一樣是測試,線上遊戲的測試並不等於試玩。
測試不是讓你偷吃
線上遊戲在正式上市營運之前,會有所謂的Beta Test(開放測試),而有些公司則會進一步分成兩個階段,有人數或條件限制的Close Beta(CB、封測、封閉測試),和不限人數的Open Beta(OB、公測、公開測試)。不管是哪個階段,線上遊戲開放測試的目的,都是請玩家們幫忙找出遊戲有哪些問題,或是遊戲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,然後向遊戲公司回報。

但是,當遊戲還在進行測試時,某些玩家總會在討論板上發表一些沒有意義的純抱怨文、告別文或引退文,或者一些像是:現在是封測不用罵,要罵公測的時候再罵,都公測了怎麼又有問題啦!遊戲公司在搞什麼啊!公測完會砍檔嗎?為什麼要砍檔?可不可以不要砍?要砍檔那我們玩不就是玩辛酸的……等等諸如此類的文章,甚至有些玩家的發言看起來好像是遊戲公司逼玩家去作測試似的,甚至說遊戲是爛遊戲、遊戲公司騙錢、唱衰遊戲活不久等發言也都紛紛出籠。

看起來,這些玩家們並沒有把「測試」當成是測試,反而像是當成Demo(試玩)。把封閉測試當成搶遊戲帳號,公開測試當成可以拿到帳號衝等的免費玩遊戲時期。事實上,這個觀念是不正確的,就算是公開測試, 也並不像某些玩家所想的那樣就等於試玩。測試結束後砍檔更是理所當然,因為遊戲在測試的時候,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問題,所以應該要讓大家在一個問題比較少的遊戲裡重新開始,這樣子比較公平,像小弟我曾參加美版魔獸世界的公開測試,在測試結束以後,不只角色砍掉,連帳號都被一起砍掉了。
測試更不等於正式營運
當然,玩家們會把測試當成試玩,也不一定全都是玩家的問題,現在有某些遊戲公司,在處於測試階段,尚未正式上市營運時,就開始利用網路、雜誌、甚至電視等媒體大肆宣傳,並且開放大量的測試名額給玩家們申請,似乎自己就把Beta當Demo,玩家們會有這種不正確的觀念,也許是遊戲公司不正確的「行銷」手法所造成的。

順便一提,有些玩家會說,自製遊戲在測試的時候問題一大堆,從國外引進的線上遊戲,在測試時的問題比較沒那麼多,所以台灣的研發廠商都在打混,都在騙錢,都是爛公司,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?從國外引進的線上遊戲,通常都已經先在原研發國測試過一段時間,或是已經在原研發國正式上市營運一段時間,等到遊戲的問題大致上已經解決,才引進台灣進行測試,遊戲的問題當然會比較少,而自製的遊戲,通常都是先在本國進行測試,相對的,遊戲的問題就可能會比較多,但也因為這樣,也因此被認為台灣的研發廠商比國外的爛,但事實卻不是這些玩家們所想的那樣。
總而言之,線上遊戲的開放測試,不管是封閉測試、公開測試,請大家不要再把它當成是試玩了。畢竟,遊戲還在進行測試,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問題等待改進,如果你只是想玩,那小弟我建議還是等遊戲正式上市營運,沒有那麼多問題之後再玩吧!
(本文原刊登於電腦玩家雜誌第 181 期八月號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